自治区住建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污水垃圾治理,全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切实守护好西藏的蓝天碧水,万水千山。
一、取得成效
截至2023年底,全区县城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9.0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85%,已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相比于“十三五”末分别提升10.95个百分点和1.51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底,全区县城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可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分别超出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统筹谋划,强化政策支撑。立足全区实际,统筹市、县(区)、乡(镇)三级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谋划污水垃圾治理工作。强化规划引领,印发《西藏自治区中长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及远期(2035年)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标和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制定《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 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系统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2023-2025年全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同时,坚持污水管网系统性建设与运维,突出“厂网一体”,制定《西藏自治区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工作方案》,指导督促各地(市)完善污水收集系统,逐步推进“厂网一体”专业化运行维护,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二)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项目落地。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提出的我区“环境基础设施缺口大的问题”,强化调研论证,找准短板弱项,精准建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储备库,将住建领域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涉及的10项整改任务、44项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计划投资31.65亿元,实施31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补齐5个城市、8个县(区)污水处理设施和1个城市、13个县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一方面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一方面指导各地(市)通过政府专项债券、企业投资等渠道筹集资金,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目前,31个项目已落实资金21.18亿元,开工21个,其中,债券资金、企业投资、地方自筹等各类资金共13.71亿元,占总落实资金的64.73%。
(三)坚持改革创新,拓宽投资渠道。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治理,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改革。拉萨市通过“投建营”一体的方式引入大型企业,投资5.4亿元,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新增垃圾日处理量800吨,覆盖拉萨市三区五县,可实现拉萨市城区生活垃圾“零填埋”;山南市引入水泥生产企业,投资约1亿元,建成水泥窑垃圾协同处置项目,日处理垃圾250吨,占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41%,覆盖一区六县,有效缓解各县(区)垃圾填埋场满库容问题;日喀则市吸引社会资本约1亿元,开工建设水泥窑垃圾协同处置项目,日处理垃圾400吨,占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47%,覆盖一区七县,逐步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同时、山南市创新投融资渠道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引入专业企业投资1.6亿元建设泽当污水处理厂二期,极大提升山南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十四五”以来,我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共计30.27亿元,其中企业投资达10亿元,占总投资的33%,有效拓宽了投资渠道,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西藏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持续抓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污水垃圾治理水平,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住建力量。
友情链接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
西藏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各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链接